CAD 常用指令

CAD 指令

CAD許多指令功能,能幫助建築師進行精確的設計與製圖。以下是 CAD 主要的指令和功能。

1. 基本繪圖指令

L (LINE):繪製直線

PL (PLINE):繪製多段線(PolyLine)

REC (RECTANGLE):繪製矩形

C (CIRCLE):繪製圓形

A (ARC):繪製弧線

EL (ELLIPSE):繪製橢圓

POL (POLYGON):繪製多邊形

H (HATCH):填充圖案(如磚、混凝土、木紋等)

T (TEXT) / MT (MTEXT):添加文字標註/多行文字

2. 編輯與修改指令

M (MOVE):移動物件

CO, CP (COPY):複製物件

RO (ROTATE):旋轉物件

SC (SCALE):縮放物件

MI (MIRROR):鏡射物件

O (OFFSET):偏移複製物件

TR (TRIM):修剪線段

EX (EXTEND):延伸線段

CHA (CHAMFER):斜角處理

S (STRETCH):拉伸物件

X (EXPLODE):分解組合物件(如塊、群組、多段線等)

3. 建築常用指令

DIM (DIMENSION):標註尺寸(如線性、對齊、角度、弧長等)

DIMALIGNED:標註對齊尺寸(適用於斜線)

LA (LAYERS):管理圖層(控制顏色、線型、可見性等)

B (BLOCK):建立和插入圖塊(可重複使用的物件)

WB (WBLOCK):將圖塊匯出為外部文件

G (GROUP):將多個物件分組

XR (XREF):參考外部圖檔(如平面圖、結構圖、機電圖等)

AR (ARRAY):陣列複製物件(分矩形和環形)

MA (MATCHPROP):匹配物件屬性(如線型、顏色、圖層等)

DIV (DIVIDE):將線段平均分割(可用於等分樓梯踏步)

ME (MEASURE):依固定間距標示點(適用於扶手、欄杆)

LE (LEADER):引線標註(標示材料、施工說明)

F (FILLET):牆角倒圓角或斜角

J (JOINS):連接線段(適用於修正牆角)

4. 3D 建模指令

EXT (EXTRUDE):拉伸 2D 圖形成 3D 形體

REV (REVOLVE):旋轉生成 3D 物件

LOFT:根據多條剖面線產生 3D 形體

SWEEP:沿著路徑生成 3D 形體

UNI (UNION):合併 3D 物件

SU (SUBTRACT):從一個 3D 物件中減去另一個

IN (INTERSECT):取兩個 3D 物件的交集

SECTIONPLANE:創建剖面平面

5. 視圖與導航

Z (ZOOM):縮放視圖

P (PAN):平移視圖

UCS (UCS):設定用戶座標系統(改變 XYZ 軸方向)

V (VIEW):保存與管理視角

VPORTS:分割視口(在一個視圖內顯示不同角度的圖形)

6. 其他實用指令

PU (PURGE):清理未使用的圖層、塊、樣式等,提高檔案效率

AUDIT:檢查並修復圖形文件中的錯誤

OVERKILL:刪除重疊線段,提高圖形品質

ME (MEASUREGEOM):測量幾何數據(長度、角度、面積等)

QSELECT:根據條件快速選取物件

IS (ISOLATE):隔離選定物件

UNIS (UNISOLATE):恢復所有物件可見性

相關文章

防洪工法

防洪工法(Flood control methods)

主要是針對 洪水管理、河川治理、都市排水、海岸防護 等目標,透過 工程設計與生態技術 來減少洪水風險,保護人類與自然環境。目前的防洪工法可分為傳統硬體工法與 生態友善工法兩大類,現代趨勢則強調「多重防洪策略」,結合 人工與自然手段 來達到最佳效果。

閱讀全文 »

景觀生態工法(Landscape Ecological Engineering)

是一種融合生態學與工程學的設計方法,旨在透過自然的方法來改善環境品質,恢復生態功能,並提高景觀的可持續性。這種方法強調 順應自然、降低人工干預、促進生態系統自我修復,並透過 綠基礎設施、生態棲地重建、低衝擊開發(LID)、水文調節 等技術來達成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平衡。

閱讀全文 »
水土保持

市與低開發區域的水土保持

水土保持的策略需根據地區的開發程度、土地利用方式、降雨與地形條件來設計。城市與低開發區域(如農村、山區或荒漠地帶)因土地覆蓋、排水系統與人為活動的不同,水土保持的重點與方法也有所差異。

閱讀全文 »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