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va@DrewRawcliffe
混凝土碳化是指混凝土內部的氫氧化鈣(Ca(OH)₂)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(CO₂)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碳酸鈣(CaCO₃),同時降低混凝土的 pH 值,使鋼筋失去保護層,進而加速腐蝕。這一過程通常被稱為「混凝土中性化」。
一、 混凝土碳化的影響
碳化現象會導致以下結構性問題:
- 降低混凝土 pH 值(從 12~13 降至約 9 以下),破壞鋼筋的鈍化膜,使鋼筋容易受潮氣和氧氣影響而發生腐蝕。
- 鋼筋鏽蝕膨脹,導致混凝土開裂、剝落,影響結構耐久性與安全性。
- 降低混凝土抗碳化能力,加速長期結構劣化。
二、 混凝土碳化的影響因素
碳化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:
1.環境條件
- 二氧化碳濃度之影響:城市或工業區(如化工廠、火力發電廠)CO₂ 濃度較高,碳化速度快。
- 相對濕度(RH)之影響:(a)低於 40%:水分不足,碳化速率慢。(b)40%~70%:碳化速率最快。(c)超過 80%:水分過多,阻礙 CO₂ 滲透,碳化速率降低,但鋼筋鏽蝕風險增加。
- 溫度之影響:高溫加速 CO₂ 擴散,提升碳化速率。
2.混凝土特性
- 水灰比(w/c):水灰比越高,孔隙率增加,碳化速率加快。
- 養護條件:早期濕養護不足,混凝土表層密實度較差,易加速碳化。
- 摻合料影響:摻加粉煤灰、礦渣粉等會降低氫氧化鈣含量,使混凝土抗碳化能力降低。
3.結構因素
- 保護層厚度不足(如 <20mm),碳化更容易達到鋼筋位置。
- 施工缺陷:如蜂窩、裂縫等,會加快 CO₂ 滲透。
四、 如何檢測混凝土碳化?
常見的檢測方法如下:
1.酚酞試驗(Phenolphthalein Test)(簡易快速)
- 在混凝土斷面噴灑 1% 酚酞溶液,pH > 9.5 時呈紫紅色,pH < 9 時無色。
- 測量無色區域的深度,即為碳化深度。
2.碳化深度測試
- 直接鑽心法:取混凝土芯樣,進行碳化試驗。
- 非破壞性測試:如 X 射線或超音波檢測 CO₂ 滲透深度。
3.鋼筋鏽蝕檢測
半電池電位測試:測量鋼筋腐蝕電位,判斷鏽蝕風險。
電化學阻抗測試:分析鋼筋的腐蝕速率。
五、 預防與減少混凝土碳化的方法
1.混凝土設計與配比改進
- 降低水灰比(w/c < 0.45),減少孔隙率,提高密實度。
- 提高混凝土強度(如 C40 以上),可有效減緩 CO₂ 滲透。
- 選用低滲透性骨料與摻合料,但避免過量使用粉煤灰或礦渣粉,以免降低氫氧化鈣含量。
2.增加鋼筋保護層厚度
- 適當加厚鋼筋保護層(如 30mm 以上,海洋環境可達 50mm)。
-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(HPC),減少 CO₂ 滲透速率。
3.表面防護與塗層
- 使用 矽酸鹽塗料、滲透型矽烷 或 聚合物塗層,可有效阻止 CO₂ 滲透。
- 使用 環氧樹脂 或 有機矽密封劑 進行保護。
- 添加表面防水層,如疏水劑或丙烯酸塗料,減少水氣滲透。
4.施工與養護改進
- 增強早期養護(如濕養護至少 14 天),提升混凝土表層密實度。
- 減少施工缺陷,避免產生裂縫或蜂窩,確保混凝土密實性。
5.環境與維護管理
- 定期檢測碳化深度,特別是高風險區域(如橋梁、高架結構)。
- 輕微碳化:表面塗層防護之預防性修補。
- 嚴重碳化(達鋼筋位置):去除碳化層,重新澆築高性能混凝土或使用防鏽劑保護鋼筋。
六、工程應用與案例
- 海洋環境(如碼頭、跨海橋梁):通常會採用較厚的保護層(>50mm)及耐久性混凝土,以減少碳化與鏽蝕。
- 歷史建築修復:許多老舊建築的混凝土已出現碳化問題,修復時常採用防鏽塗層或陰極保護技術,以延長壽命。
- 地下結構(如地鐵、隧道):需特別關注碳化影響,應使用抗滲混凝土並加強表面防護。
七、結論
混凝土碳化是一種長期劣化現象,影響結構耐久性與安全性。透過合理設計、施工與維護,可有效減少碳化速率,延長建築壽命。對於已受影響的結構,應及早檢測與修復,以防止結構進一步衰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