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vit常用指令

Revit常用指令

Revit是建築信息建模(BIM)軟體,與 AutoCAD 的 2D 繪圖方式不同,它強調參數化建模,讓建築師能夠創建智慧化的3D建築模型。以下是Revit建築繪圖的主要指令和功能,分類整理供你參考。

📌 1. 介面與基本操作

  • VV/VG(Visibility/Graphics) → 圖層可見性控制(調整不同視圖的顯示設定)
  • TL(Thin Lines) → 開關細線模式(不受比例影響)
  • WT(Tile Windows) → 瓦片排列視窗(同時查看多個視圖)
  • ZA(Zoom All to Fit) → 縮放至適合視窗大小
  • PN(Pin) / UP(Unpin) → 固定/解除固定物件(避免意外移動)

🏛 2. 建築建模

牆體(Wall)

  • WA(Wall) → 繪製牆體
  • CS(Create Similar) → 創建類似物件(快速複製同類型牆)
  • TR(Trim/Extend) → 修剪/延伸牆體

門窗(Doors & Windows)

  • DR(Door) → 插入門
  • WN(Window) → 插入窗
  • AL(Align) → 對齊門窗(使其與其他元件一致)

樓板與屋頂(Floors & Roofs)

  • SL(Split) → 分割樓板或屋頂
  • RO(Rotate) → 旋轉屋頂或樓板方向
  • EX(Extend) → 延伸樓板邊界

樓梯與扶手(Stairs & Railings)

  • ST(Stair) → 創建樓梯
  • RA(Railing) → 創建扶手
  • MM(Mirror) → 鏡像樓梯或扶手

📏 3. 尺寸與標註

  • DI(Aligned Dimension) → 尺寸標註
  • EL(Spot Elevation) → 標高標註(顯示樓層高度)
  • TG(Tag) → 標籤註解(自動標示門、窗等元件)
  • RT(Room Tag) → 標示房間名稱與面積

📂 4. 圖層與管理

  • LA(Layers) → 管理圖層(控制顯示/隱藏)
  • VG(Visibility Graphics) → 設定不同視圖的可見性
  • HH(Hide in View) → 隱藏視圖中的選定物件
  • EH(Element Hide) → 隱藏特定元件

🛠 5. 編輯與修改

  • MV(Move) → 移動物件
  • CO(Copy) → 複製物件
  • AR(Array) → 陣列排列物件(可均分複製)
  • SC(Scale) → 縮放物件
  • OF(Offset) → 偏移物件
  • UN(Undo) / RE(Redo) → 復原 / 重做

🗂 6. 工作共享(Worksharing)

  • SWC(Synchronize with Central) → 與中央模型同步
  • C(Create New Local) → 創建本地檔案(多人協作時使用)
  • RL(Reload Latest) → 重新載入最新模型

🔍 7. 視圖與渲染

  • 3D(Default 3D View) → 切換到 3D 視圖
  • OR(Orbit) → 旋轉 3D 視角
  • SD(Shaded) → 開啟陰影模式
  • RR(Render) → 進行渲染

相關文章

防洪工法

防洪工法(Flood control methods)

主要是針對 洪水管理、河川治理、都市排水、海岸防護 等目標,透過 工程設計與生態技術 來減少洪水風險,保護人類與自然環境。目前的防洪工法可分為傳統硬體工法與 生態友善工法兩大類,現代趨勢則強調「多重防洪策略」,結合 人工與自然手段 來達到最佳效果。

閱讀全文 »

景觀生態工法(Landscape Ecological Engineering)

是一種融合生態學與工程學的設計方法,旨在透過自然的方法來改善環境品質,恢復生態功能,並提高景觀的可持續性。這種方法強調 順應自然、降低人工干預、促進生態系統自我修復,並透過 綠基礎設施、生態棲地重建、低衝擊開發(LID)、水文調節 等技術來達成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平衡。

閱讀全文 »
水土保持

市與低開發區域的水土保持

水土保持的策略需根據地區的開發程度、土地利用方式、降雨與地形條件來設計。城市與低開發區域(如農村、山區或荒漠地帶)因土地覆蓋、排水系統與人為活動的不同,水土保持的重點與方法也有所差異。

閱讀全文 »
返回頂端